校长专栏
当前位置: 官网首页 校长专栏

知耻是人类道德的基石

  • 发布人:
  • 撰稿:
  • 摄影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年04月02日
  • 点击数:2 次

“士”在中国古代泛指读书人、文人、有学问的人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统、道统的创造者及传承人,有独特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品质。

李清照有首诗几乎家喻户晓: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”

项羽在生死攸关的时候,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,放弃了生还的机会,毅然选择了死亡一一“以死谢江东父老”。

“不肯过江东”,在中国历史上成了一种动天地、泣鬼神的凛然壮举,铸就了一个知耻者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。

项羽失去了生命,却留下了涵盖千秋的知耻精神,为中国传统文化谱写了一曲永不衰败的士人精神绝唱。

古人云:“知耻近乎勇。”知耻,是人类道德的基石,是社会良好风气的源头,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品质。

人一旦不知羞耻,必然堕落为连动物都不如的“非人”,什么丑事、恶事、无人性的事,都干得出来。人而无耻,不知其可,何以为人!

所以,我们的先人将知耻视为“士人精神”的灵魂,是士人为人处世的生存底线,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良心和良知,也是士人建功立业的原始动力。

作者:祁宏伟

[打印文章] [添加收藏]
  更多
上一篇:阅读是教育的灵魂[ 12-01 ]
Banner图片

备案/许可证编号: 豫ICP备20017980号